全站搜索
新闻搜索
 
 
夏季“叹”空调很凉爽 但要提防“空调病”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6-05-30 10:15:44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  一到夏天,有空调的地方就成了“避难所”,很多市民都不愿意离开空调房。不知不觉,问题就来了。85岁的陈婆婆身形肥胖,加上下肢活动不便,所以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。近一周,每到凌晨,陈婆婆都会出现头晕、鼻塞的情况,全身说不出来的不舒服,早上起床后怕冷、流鼻涕、精神不爽,连说话都觉得费力。
 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老年病科中医师冯婉枝表示,近期气温升高,很多市民待在空调房久坐不动,全身气机运行不畅,容易患上“空调病”。
 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,肺脾胃容易受伤
  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、学习的人们,因空间相对密闭,空气不流通,致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,且室内外温差较大,机体自我调节失衡,会出现鼻塞、头晕、打喷嚏、耳鸣、乏力、记忆力减退、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,并且常伴随皮肤过敏的症状,如皮肤发紧发干、易过敏、皮肤变差等。这类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为“空调综合征”,也可称为“空调病”。
  冯婉枝表示,长期在空调房中,最先受累的是肺。中医学认为,肺五行属金,肺脏娇嫩而易受邪气侵袭的特性。肺为清虚之体,外合皮毛,开窍于鼻,与天气直接相通;外邪侵犯人体,不论是从口鼻而入,还是侵犯皮毛,都容易犯肺而生病。肺生病,则会出现时而怕冷时而发热,有汗,呼吸不畅,甚则气喘,四肢肌肉酸痛等类感冒症状。此外,空调在使用过程中会带走环境里的水份,加上温度较低,会促使鼻黏膜腺体分泌更多的粘液来增加湿度,容易引起黏膜组织水肿,造成鼻塞流涕;纤毛运动把鼻涕带到咽喉部,就容易引起咳嗽咯痰。
  空调除了容易让人感冒外,对胃肠也有伤害。空调房温度低,会导致胃肠运动减弱,加上夏日炎热人们喜爱冰镇西瓜、冷饮、雪糕等消暑解热,进一步刺激脾胃,影响消化,导致胃气胀、胃炎、没有胃口食欲下降、恶心呕吐、腹泻的情况。肠道内外都被“冷”控制着,很多人又拉又吐就不足为怪了。
  此外,冯婉枝提醒,长期呆在空调房,会导致关节受损、受冷、疼痛,手脚酸胀等问题。
  预防“空调病”要注意避免夜间长时间吹空调
  如何预防“空调病”?冯婉枝表示,首先要避免夜间长时间吹空调,因为人睡觉之时,正是肺部最忙的时候。肺脏娇嫩,此时最容易感病。
  每天开窗通风,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。“尤其是经过一夜相对密封的空调环境,更应留意保持空气流动。开空调前、关空调后都应该开窗通风。”冯婉枝提醒。
  此外,应该多进行户外运动,增强体质,适量流汗有利于促进机体代谢。冯婉枝建议,上午10—11点、下午4—5点,光合作用达到峰值,此时运动最佳。不提倡运动时追求淋漓大汗,应以微微有汗出、稍湿衣服为宜。注意“劳汗当风”,汗出后避免直接吹风、吹空调。
  冯婉枝提醒,空调在工作一定的时间后,其制冷、制热效果会明显下降,且还伴有一些怪味。由于温度、湿度的变化,室内通风欠佳,容易滋生细菌,应注意定期清洗空调,尤其出现怪味时,应加强消毒。
  医生推荐
 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,食补也可预防“空调病”,此时可多吃润肺、健脾养胃的食物。
  白萝卜
  萝卜性凉,味辛,能清热生津、消食化滞、顺气化痰,可以选择生食,打成汁或凉拌、腌渍均可,肺热咳嗽青壮年宜食。
  葱白
  葱白性温,味辛,能发汗解表、通达阳气,将带须的小葱葱白洗干净,切段,放在小锅里煮,一天喝300毫升即可,专治不发烧的初期风寒感冒,各年龄段人群均可饮用。如果孩子不喝,可以加点红糖,红糖能调味,而且也有驱寒的效果。
  紫苏生姜汤
  紫苏、生姜性温,主肺脾,两者均可发汗解表,紫苏行气宽中,还可解鱼蟹毒,生姜温中止呕、温肺止咳,适合外感风寒,伴咳嗽、呕吐、气滞者。鲜紫苏叶10g、生姜6g、瘦肉100g,紫苏叶洗净切丝,生姜去皮切丝,瘦肉片煮熟后放入紫苏、生姜,再小火煮5分钟左右,调味即可。